• 400-881-3721
【20230622期】D-二聚体是什么呢?
2023-06-25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的凝血因子 Xll 交联后,经纤酶水解所产生。主要反应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其水平增高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活性增强。
图片1.png
FDP(纤维蛋白(原) 降解产物) =FgDP (纤蛋原降产物) +FbDP (纤维蛋(纤维蛋白+DD(交联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

FDP包含DD,FDP值一般为DD的3-5倍。


➤ D-二聚体参考值
"
D-二聚体参考值:0.5μg/mI FEU

特殊人群:
①老年人
血浆DD随年龄的增长增高。老年人群每增加10岁,DD参考阈值应增加0.1μg/mI

②妊娠期
孕妇DD与妊娠时间呈正相关,妊娠早、中、晚期,D-二聚体浓度分别可达到0.57μg/mI、0.91μg/mI、1.28μg/mI。
分娩后,其浓度会不断降低,产后第4-5周恢复正常水平。
妊娠期DD水平达到3.2μg/mI时,诊断深静脉血栓的阳性率很高。
"

➤ D-二聚体临床意义
  •  继发性纤溶亢进(如 DIC)为阳性或者增高,而原发性纤溶亢进症为阴性或者不高,D-D 是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的最佳指标。
  •  排除深静脉血栓VTE: (DD 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差,阴性排除 VTE,阳性不能确诊)
    D-D 在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重症肝炎、肺栓塞等疾病中增高,故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排除有重要价值,也是溶栓治疗的检测指标之一。
 
  • 陈旧性血栓中D-D并不增高。
 
  •  术后静脉血栓的预测:DD的临床界值为10μg/mI。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微循环内发生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导致弥漫性微血栓形成,继发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以及异常的纤维蛋白溶解(纤溶)。DIC 病人 D-二聚体过高提示预后不良。


➤ D-二聚体检测原理和干扰因素


(1)目前 D-二聚体检测方法有 ELISA、免疫比浊法、乳胶凝集法、化学发光法、免疫荧光法、胶体金免疫渗透法等。

(2)干扰因素
  • 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是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中的一类以自身变性 lgG 为靶细胞的抗体,可以是 lgG,IgM或IgA,能够与lgG 分子 Fc 片段上的抗原决定反应,使gG 致敏胶乳颗粒出现非特异性凝集。
  • 异嗜性抗体:由已知的或未知的抗原物质刺激人体产生的一类具有足够滴度、能与多个物种的免疫球蛋白发生相对弱的结合的多重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这种抗体能和原抗原毫无关系的抗原起反应,这种与被检物质化学结构不同但活性相似的物质被称之为异嗜性抗体,异嗜性抗体通常出现在 EB 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水痘病毒感染后,归因于B 淋巴细胞的 CR2 与病毒相互作用后的多克隆激活。
  • 人抗鼠抗体:通常是在接受动物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针对抗原性强的抗原产生的抗体,其活性较强。与异嗜性抗体作用机制实质上相似,都由于在捕获和检测抗体时产生的“桥接效应”,最终导致对结果的误读及假阳性结果。


原发纤溶于继发纤溶的区别
FDP DD 临床意义
阴性 阴性 多为正常人,提示纤溶活性正常
阳性 阴性 常见原发性纤溶
阴性 阳性 常见继发性纤溶
阳性 阳性 纤维蛋白(原)同时被降解,多见于继发性纤溶(DIC)